毕节地区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书写战贫奇迹绘就 [复制链接]

1#
治疗白癜风的费用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

仲春时节,踏进乌蒙高原,勃勃生机扑面而来,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,高速公路穿山越壑,特色产业星罗棋布……
  30多年前的毕节,基础设施滞后,生态环境恶化,人民群众生活极端贫困,被联合国专家贴上“不宜人居之地”的标签。
  年,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,经国务院批准,中国第一个以消除贫困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征,以“开发扶贫、生态建设、人口控制”为主题的农村改革试验区——毕节试验区成立,开启了中国在最贫困区域“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互相促进”的改革试验。

晨光中的七星关城区美丽如画。郑林华摄

毕节试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。
  年5月15日,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,赋予毕节“两新”使命:毕节试验区要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,同时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。
  毕节试验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毕节要着眼长远、提前谋划,做好同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,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。
  30多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,毕节试验区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在莽莽群山间掀起改革试验浪潮,书写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彩传奇,将壮美小康画卷描绘在乌蒙群山间。

赫章县海雀村新貌。李学友摄

成立试验区实施绝地突围
  “海雀村,作坊河;罩子遮齐门槛脚。要想扯尺遮羞布,肩膀当作地皮磨。”30多年前,赫章县海雀村的乡亲们用这几句顺口溜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。
  那时的海雀真苦,平均海拔米,山寒水冷,土地贫瘠,生存环境极其恶劣,森林覆盖率不到5%。
  那时的海雀真穷,刀耕火种,广种薄收,乡亲们一年不得半年粮。
  年5月29日,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在一次采访中“闯进”海雀村,被海雀的贫困震惊了,他流着泪写下令人揪心的一幕幕——
  “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下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。她家4口人,丈夫、两个儿子和她,全家终年不见食油,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,4个人只有3个碗,已经断粮5天了……”
  “走进苗族大娘王朝珍家,我一下子惊呆了。大娘衣不遮体,见有客人走来,立即用双手抱在胸前,怪难为情地低下头,她的衣衫破烂得掩不住胸肚……”
  “这些纯朴的少数民族兄弟,尽管贫困交加,却没有一个外逃,没有一个上访,没有一个向国家伸手,没有一个埋怨党和国家,反倒责备自己‘不争气’。这情景十分令人感动。”
  这篇标题为《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来电告急/赫章有12万多户农民断粮/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》的内参刊发于当年6月2日新华社总社办的《国内动态清样》上,并急送到中央书记处,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:“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,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,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,反倒责备自己‘不争气’,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的警告!请省委对这类地区,规定个时限,有个可行措施。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多做工作,改变这种面貌。”
  年7月24日,刚刚履新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随即赶往赫章县等地走访调研。在对毕节地区进行多次深入调研,并经国内有关专家充分论证后,年6月9日,由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,报经国务院批准的毕节试验区成立,毕节开始了“开发扶贫、生态建设、人口控制”三大主题并举的绝地突围。

威宁自治县现代高效蔬菜育苗基地。郑林华摄

把荒山穷山变成金山银山
  毕节,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,石漠化严重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贫困,群众向山要地、毁林种粮,加剧生态恶化,“生态癌症”不断扩散,全市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4.9%。
  狂风来时,沙尘漫天;狂风过后,刚出土的庄稼被风刮走,寨子里的杈杈房被扯得支离破碎……这样的场景,一次次撕扯着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的心。
  “要改变这种环境,只有上山种树,让荒山变青山。”老支书文朝荣率先醒悟,“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,有林才有草,有草就能喂牲口,有牲口才有肥,有肥才有粮。”
  年冬天,文朝荣大手一挥,带领多名青壮年扛着锄头、背着树苗上了山。
  饿了,火烧洋芋充饥;累了,靠着土坎休息……粗粝的山风吹不灭海雀人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,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了海雀人改变家园的意志。
  一年一年地种,一片一片地栽,海雀人硬是把30多个光秃秃的“和尚坡”种成了万亩林海,全村森林覆盖率从30年前的5%上升到现在的82.5%。
  胡索文、杨明生、刘安国、杨先福、李淑彬……一个个“造林愚公”前赴后继;“”“长访”“长治”“水保”“天保”、退耕还林、石漠化治理……一项项国家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向毕节倾斜。
  天不能改,但地能变。倔强的毕节人靠着一双手,一把锄头,在曾经光秃秃的荒山荒坡上建起了绿色家园,森林覆盖率从14.9%提升到了60%。
  天蓝了,地绿了,水清了,曾经的生态劣势变成了生态优势,毕节结合独特的立体气候环境,大力发展生态产业。威宁蔬菜、赫章核桃、七星关大白萝卜、纳雍滚山鸡、大方天麻、织金竹荪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,产品销往欧美、东南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和地区。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业同步兴起。
  曾经的荒山穷山变成了金山银山。年,海雀村亩林子进入国家国储林项目,全村共获得补贴余万元,满山苍翠的林子变成了绿色“提款机”;村里在林下种植中药材,依托生态和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发展乡村旅游,发展越来越快。
  村民马金学开心地算起收入账:年,他们家国储林项目补助进账7万多元,加上搞民宿的收入,以及在产业基地务工的收入,总计超过了10万元。

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。郑林华摄

乌蒙山间绘就小康画卷
  4月18日,走进新营苗寨,只见83幢充满民族气息的两层小楼围成一个同心圆,寨子里小广场、休息长廊干净整洁。花坛里,绿化植物郁郁葱葱,仿佛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。
  “以前,家家住的都是土墙房,外面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,人和牲口都住在屋子里,一天到晚臭烘烘的。寨子里到处是粪水,无处下脚。”78岁老人李文芝回忆。
  巨变发生在年,那一年,威宁统筹整合各方帮扶资金,先后投入余万元,拆除了群众的破旧危房,并在原址上修建了一个“花园”式的新营苗寨,全村名群众住了上新房。
  “党的政策好,我们全家免费分了一套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。村里的路通了,水通了,环境越来越漂亮,外面的人都愿意来我们村做客。”李文芝高兴地说。
  村里还引进贵州宏华公司“动车式”扶贫带动养殖生猪,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助力群众外出务工就业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订单种植80余亩万寿菊。年,新营苗寨人均收入超过了万元。
  新营苗寨的巨变,是毕节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缩影。30多年来,在全国统一战线、各民主党派中央、全国工商联、东西部对口帮扶城市等各级各界的倾力帮扶下,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在开发中扶贫、在扶贫中开发,千方百计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推进民生事业发展,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  如今的毕节,高速、高铁、航空破除了大山的层层阻隔,通村通组路联村串户,水、电、通信、房等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变。蔬菜、茶叶、食用菌、皂角等特色产业发展风生水起,教育、医疗等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。
  数据显示,33年来,毕节市减贫万人,个贫困村全部按照国定标准出列;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按照国定标准摘帽。年,全市GDP突破0亿元大关。
  三十余载筚路蓝缕,三十余载风雨兼程,从乌江源头到赤水河谷,从阳光之城到丽水金沙,一幅幅小康画卷在乌蒙群山间徐徐铺展。

高速列车从金海湖新区飞驰而过。郑林华摄

迈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崭新征程
  做好同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,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新的历史使命。
  循着总书记的指引,毕节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毕节试验区建设全过程、全环节。着力推动绿色发展,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提高发展质量。
  着力开发人力资源,加大教育培训力度,强化医疗卫生服务,培育文明乡风,把人口压力更多地转化为人口红利。
  着力创新体制机制,增加发展活力和创造力,加强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协作合作,多方面激发毕节发展动能。
  近3年来,毕节市探索深化党建扶贫,选优配强、严管厚爱干部队伍,抓实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,为基层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、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、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、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,用“四个留下”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衔接,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前进。
  进入“十四五”,毕节市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,奋力践行“四新”使命,推动“四化”齐头并进,奋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。
  从“试验”到“示范”,一个更加富裕、更加和谐、更加美丽的新毕节,正在乌蒙大山深处崛起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谢朝政

编辑何涛编审杨仪杨韬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